近日,宜宾市南溪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《宜宾市南溪区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》。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:
一、文件制定的主要思路是什么?
《行动方案》的制定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重要指示精神,创新体制机制,强化责任落实和科技支撑,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重点工作,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、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。
二、文件提出了哪些基本原则和目标?
《行动方案》提出,坚持“保护优先、高效利用、政府主导、多元参与”的原则,以全产业链建设发展为主线,采取“政府支持、市场运作、社会参与、分步实施”的方式,注重区、镇、村、企、户联动,推动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《行动方案》制定了三年具体目标:
2025年,完成国家级保种场改建,改建白鹅孵化育雏中心1个,实现年鹅苗供应能力30万只;启动溯源40万只商品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,推广饲养优质白鹅品种,新增出栏白鹅30万只。新增白鹅综合产值2亿元。
2026年,新建白鹅扩繁场1个,实现年鹅苗供应能力100万只;竣工投产溯源40万只商品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,推广饲养优质白鹅品种,累计新增出栏白鹅70万只;建设白鹅禽苗交易市场1个,发展白鹅产品餐饮门店4家。累计新增白鹅综合产值5亿元。
2027年,培育壮大白鹅孵化育雏中心,实现年鹅苗供应能力150万只,累计新增出栏白鹅100万只;力争建设完成一个有年屠宰量达到1000万只家禽的集中点,1家营业收入突破3亿元的白鹅产品加工企业;引进、培育限额以上白鹅产品商贸企业1家,发展白鹅产品餐饮门店6家。累计新增白鹅综合产值10亿元。
三、文件出台有哪些重要意义?
《行动方案》的出台,既是地方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的战略选择,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、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。通过整合养殖、加工、销售等环节,构建全产业链闭环,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。不仅推动了传统畜牧业的转型升级,还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共同富裕开辟了新空间。未来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持续迭代,白鹅产业有望成为区内经济跃迁的核心引擎。
四、文件有哪些相关配套政策体系?
(一)圈舍建设补贴。对取得合法用地证明并办理了《动物防疫条件许可证》、年出栏白鹅100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给予补贴:对新建的给予100元/平方米的圈舍建设补贴,对圈舍进行提升改造的给予50元/平方米的补贴。两项补贴合计每户最高不超过10万元。
(二)孵化育雏企业补助。制定孵化育雏企业培育管理办法,对评定为星级(年孵化育雏10万只、30万只、60万只、100万只、200万只)的孵化育雏企业,按星级给予5万、10万、20万、30万、4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,同时对升级星级给予奖励补差,单个企业最高补贴不超40万元。
(三)种业扶持。一是对获得了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》的四川白鹅原种场,给予5万元/年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(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》第十条);二是对辖区内存栏500只以上种鹅,且品种为区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品种的养殖户,按照每只种鹅每年3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。
(四)商品鹅出栏补贴。对辖区内年出栏商品鹅10000只以上,且实施“公司/合作社孵化育雏+农户育肥+公司/合作社回收销售”模式效果显著的企业和合作社,给予2元/只的出栏补贴。
(五)特色保险。开展白鹅特色养殖保险,保费按照农户承担35%,财政承担65%,其中种鹅保额100元/只,保费4元/只,农户1.4元/只,商品鹅保额50元/只,保费2元,农户0.7元/只。适时开展白鹅价格指数保险。
(六)门店打造。支持南溪白鹅特色小吃店、南溪白鹅特色专营餐饮馆建设,对区级授牌经营的南溪白鹅特色小吃店等给予每间门店0.5万元的奖励。
五、如何推动文件有效落实?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,加强对白鹅产业生产发展工作的统筹指挥和协调,落实白鹅生产和政策进展情况跟踪,按月调度政策落实和白鹅生产情况,对标对表抓落实。二是加强部门协调联动,各司其职,落实推进。三是整合区级项目资金以及加强对上项目资金争取,引导社会资金投入,拓宽融资渠道,确保产业发展资金需求。四是建立白鹅专家工作站,聘请高校教授指导培训。联系区内职教培养各类产业技术人员,组织区内专业技术人员和“土专家”划片区帮扶培训。
六、解读人信息
解读机构:宜宾市南溪区农业农村局
解读股室:四川白鹅繁育改良站
解读人及座机电话:罗恺 0831-3839363